中英最大核電項目獲批 加速華龍一號揚帆出海
2016-9-19 16:30:50 閱讀次數(shù):899
  一波三折!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于9月15日最終批準了中國參與建設的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該項目總造價高達180億英鎊。多位核電人士在表示,英國政府的獲批意味著欣克利角C項目繼續(xù)推進的障礙已經全部掃除,中方在英的三大核電項目的繼續(xù)推進條件已經具備,這也意味著中廣核正式進入英國核電市場,同時也是中國核電企業(yè)首次進入發(fā)達國家。

  

  等待近兩個月后,在中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9月15日)這天,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收到了一份來自英國政府的“禮物”。

  

  英國政府日前發(fā)表聲明,正式批準由中法企業(yè)共同參與投資的欣克利角C核電建設項目。參與投資方、總部位于廣東深圳的中廣核發(fā)表聲明表示,中國企業(yè)期望利用三十年不間斷建設、運營核電的豐富經驗,在滿足英國未來低碳能源的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

  

  業(yè)界人士認為,在此前短暫的延緩決策之后,英國項目最終比市場預期還要早的“塵埃落定”,不僅意味著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繼續(xù)推進的條件已經具備,也意味著以中廣核為代表的中國核電企業(yè)首次正式進入發(fā)達國家市場,實現(xiàn)了中國核電歷史性的突破。

  

  總投資額180億英鎊(折合約1590億元人民幣)的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是英國20年以來第一個新建核電站,項目將由法國電力集團與中國廣核集團共同投資建設,其中。中國企業(yè)預計投資60億英鎊。項目計劃使用法國電力集團公司研發(fā)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方案EPR,建成后將供給全英7%的電力。

  

  法電英國合作伙伴退出

  

  2011年9月,鄭東山第一次踏上英國的土地。這位中國廣核集團的副總裁,雄心勃勃希望為中國核電業(yè)尋找到一片新的藍海。當時,正值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事故之后,德國宣布十年內徹底放棄核電,全球核工業(yè)面臨嚴峻發(fā)展挑戰(zhàn)。在發(fā)達國家中,只有英國擁有準備大力發(fā)展核電的政府規(guī)劃。

  

  隨后,法電摩拳擦掌,準備在英國市場大展拳腳,第一個準備上馬的就是位于英國西南部薩默賽特郡的欣克利角C項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惜隊友不給力,2013年初,法電在英國的合作伙伴Centrica宣布退出投資欣克利角C項目。那個時候,鄭東山所在的中廣核剛剛退出了另一家擁有兩個新核電場址的德國公司“地平線”的競標,正在尋找新的切入機會。雙方一拍即合,展開拉鋸式談判。英國政府也是極力支持,當雙方談判遇到障礙時,更在其中扮演積極斡旋的角色。

  

  中廣核投資英國的核心目的是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輸出海外市場,按雙方談判最終達成的捆綁協(xié)議:在另外兩個新核電項目塞茲韋爾C(SZC)和布拉德韋爾B(BRB)中,中廣核將在SZC項目占股20%,由法電繼續(xù)主導;在BRB項目上,將由中國主導,采用中國技術,真正實現(xiàn)中國第三代核電技術的輸出。

  

  2015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期間,中法簽署合作在英國建設核電站的協(xié)議。中方出資60億英鎊,持股33.5%,與法電合作建設HPC項目。法電當時宣稱,2015年年底就會做出最終投資決策(FID)。但隨后FID日期一推再推,被推遲至今年9月。算起來,前后推遲了共計十次。

  

  第11次推遲

  

  與此同時,由于英國在6月公投表決脫歐后,原本力挺HPC項目的英國首相卡梅倫與財務大臣奧斯本先后辭職。7月13日,特雷莎·梅出任英國首相,并對內閣進行了大幅改組。哈蒙德出任財務大臣,原有的能源與氣候變化部被撤銷,改組為商務、能源與工業(yè)戰(zhàn)略部,克拉克出任該部門大臣。

  

  來自此前權威媒體的報道消息稱,HPC項目能夠順利推進,與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及前財務大臣奧斯本的親力親為分不開關系。包括卡梅倫、奧斯本以及中國國家領導人都多次見證這個項目的多份協(xié)議簽署,從這一層面看,英國政局的變動對該項目的影響不容忽視!翱死俗鲞^布朗任期時的影子能源大臣,也支持核電,總體來看,這屆內閣對核電總體利好!币晃婚L期對核電出海有研究的人士介紹說。

  

  上述人士認為,之所以考慮推遲做決定,在于英國內部對這個項目爭議也不少。合約電價太高,化石能源批發(fā)電價都在走低,所以英國國內對HPC項目的補貼模式有很多批評,此外對國家安全方面也還有顧慮,這也是新政府遲疑的原因。據(jù)悉,英國政府已經保證了每兆瓦時92.50英鎊價格,大約是現(xiàn)行電價的兩倍多,且保證期限長達35年。

  

  對英國新政府而言,該項目帶來的好處也不可忽視。目前英國境內大部分的核電站面臨退役,而欣克利角核電站將最終給英國提供7%的總電量,幫助填補英國的電力供應缺口。此外,該項目還可以提供英國2.5萬個工作崗位,建造高峰期將雇傭5600人,建造結束后也會雇傭其中的900人。對于英國當局的猶豫不決,英國多個工會發(fā)表聲明,批評新政府沒有按期推進欣克利角核電站建設項目的做法,認為項目延后將對英國經濟和就業(yè)帶來負面影響。

  

  新要求

  

  所幸經過兩個月的考慮后,新首相特蕾莎·梅最終還是選擇放行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畢竟這一項目除了擔負全英7%的電力輸出重任、惠及600萬英國家庭外,將幫助英國填補2025年后關閉所有燃煤電廠所導致的電力缺口。

  

  但為安全起見,英國政府在此次聲明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誠如在項目建成前,法國電力集團(EDF)如果要出售控股權,需要得到英國政府的批準,而在項目建成后,英國政府也有權干預EDF的股權出售。對于此后包括核電項目在內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英國政府將實施新的保障措施,比如,英國政府將占據(jù)一定的股份,并有權對核電站控制權發(fā)生變化時進行干預,以確保國家安全。

  

  多位核電專家曾分析指出,對于中廣核而言,如果能夠在英國核電市場有所作為,將提高其日后開拓其他國家核電市場的競爭力。他們表示,中國核企參與投資建設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的一個終極目標是,為日后華龍一號在BRB項目上得到使用提供基礎,提升該技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進而為該技術日后在發(fā)展中國家與美國等西方核電強國競爭時,獲得更高的勝出概率。

  

  “英國對核電的要求,特別是安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敝袊鴩液税踩衷珠L趙成昆曾對本報記者分析,“(如果)華龍一號能夠進入英國,標志著我們(的核電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已經非常接近!敝袕V核此前提供的資料顯示,華龍一號是中廣核與中核集團共同研發(fā)的三代核電技術,其安全水平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世界主流三代核電技術相當。與這些國家的核電技術相比,華龍一號的經濟性更具優(yōu)勢,這也成為了中國核電出口的重要選擇。

  

  但與此同時,眾多核電專家提出建議,“在參與造價如此高的核電項目過程中,中國核企需要謹慎,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